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

浣熊的資料


浣熊

綱 哺乳綱

目 食肉目

分布 加拿大南部至巴拿馬。

生境 靠近池塘、湖泊或沼澤的樹林和草原。

習性 浣熊身體結實,行動敏捷。身披灰色厚皮毛,尾巴上有黑環,兩眼間有黑面罩。白天大多在樹上棲息,喜於晚上活動。牠們擅於攀爬,如有需要,也會遊泳。習慣用手拿食物放入口中,又常把食物或其他東西放於水中浸洗,因而得名「浣熊」。雌性浣熊通常一胎產子三至四頭,幼浣熊約三星期後開眼,兩個月大便可隨母親外出。

食糧 陸上動物、雀鳥、龜蛋,也吃野果和種籽。

浣熊原產於北美和中美洲,他們喜歡棲息在靠近河流、湖泊或池塘的樹林中。

他們是雜食性的哺乳類動物,喜歡吃魚、蛙和小型陸生動物,也吃野果、種子等。

白天大多在樹上休息,晚上出來活動。

他有一個習慣,喜歡把食物或其他東西放在水中洗灌,因而得名『浣熊』浣熊(common raccoon/raccoon)原產自北美洲,因其進食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浣洗,故名浣熊。

在北美洲很常見,通常重5.5到9.5公斤,但有記載的最重的可達28公斤。

其眼睛周圍為黑色,尾部有深淺交錯的圓環,皮毛的大部分為灰色,也有部分為棕色和黑色。
也有罕見的白化種。

浣熊為雜食動物,食物有漿果、昆蟲、鳥卵和其它小動物。

浣熊的交配季節為1或2月,在4或5月產下幼仔(受天氣影響),一胎4~5仔。其一般住在樹洞、地洞或山洞中。

幼仔夏末就能斷奶,然後開始獨立生活。

浣熊並不冬眠,但嚴寒的冬季會匿藏起來。

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幾年,野生的已知最長壽命為12年。

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

螢火蟲的一生圖片


 ← 水生螢火蟲﹝黃緣螢﹞生命週期圖
 

             
↓陸生螢火蟲﹝山窗螢﹞生命週期圖

 

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

海馬的資料


海馬,一名龍落子,頭部似馬,身似蝦,尾如象鼻。
牠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動物。
屬於硬骨魚綱輻魚亞綱海龍魚目海龍魚科海馬亞科的1屬-海馬魚屬 (Hippocampus;sea horse) 的生物。
約有30種;中國有8種。
海馬喜歡住在沿岸的淺海,特別是有海草或海藻叢中的地方。
當牠不動的時候,很難看出在海草或海藻叢中的牠。
這是牠適應環境以保護自己的方法之一。
牠也可以改變體色,以符合環境的顏色。
在必要的時候才移動游泳,所以牠們很少游泳。
當牠游泳時,是頭上尾下直立地游動,沒有其他魚類能學到這種游泳。
牠用背鰭作激烈的扇動,以推動身體前進,並用胸鰭來轉動方向。
由於身體大背鰭小,身體又垂直地前推,所以速度很慢,游一公尺遠,大約要花十分鐘的時間。
有時候牠被沖入激流的海洋,頭被波動而作稍微的上下擺動,很像是一匹在海中奔騰的小馬。
海馬的特徵 海馬的形狀非常有趣,雖然身長只有四至三十公分,牠的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,魚體粗側扁,完全包於骨環中;軀幹部由10-12節骨環組成;尾部細長呈四稜形,尾端細尖,能捲曲握;頭部彎曲,與軀幹部成一大鈍角或直角,頂部具突出冠,冠端具小棘;吻呈管狀;口小,端位;鰓孔小;背鰭位於軀幹及尾部之間;臀鰭短小;胸鰭發達;無尾鰭;雄魚尾部腹側具育兒囊。
牠的嘴是尖尖的管形,口不能張合,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。
牠的一雙眼睛,也是特別之處 ; 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、左右或前後轉動。
然而,牠本身的身體卻不用轉動,即可用伶俐的眼睛向各方觀看。
有時候,一隻眼向前看,另一隻眼向後看,除了蜻蜒和變色龍之外,這是其他動物所不能做到的。
海馬是最不像魚的魚類,集合了馬、蝦、象三種動物的特徵於一身。
牠有馬形的頭,蜻蜒的眼睛,跟蝦一樣的身子,還有一個像象鼻一般的尾巴,皇冠式的角稜,頭與身體成直角的彎度,以及被甲胃的身體,還有垂直游泳的方式,和世界上惟一雄性產子的案例。
牠的鰭用肉眼是不太容易看出來的。
但用高速攝影,注意觀察,可看到一根根活動的棘條。
這些棘條能在一秒鐘內,來回活動七十次的速度。
依據從背鰭端傳到另一端的波浪,海馬能乘著此進行波,自由自在地作前後或上下的移動。
拙於游泳的海馬雖然海馬屬魚類,可是跟一般的魚類大不相同。
海馬不但外形不像一般魚類,就是游泳的技術也遠不如一般魚類。
拙於游泳的海馬,通常都避開有強流的海域。
屹立在水中的海馬,以附於背上的纖細之鰭,振動而立泳。
1 秒鐘內作七十回的振動,以微波狀由背鰭上端傳至下端。海馬時常捲尾在海藻多的地方休息。
想游動時,鬆懈尾部的束曲,伸長軀體,讓背鰭開始活動,牠們如此地動作緩慢,游三十公分的距離,尚需一分半鐘的時間呢!
牠們在海中行動時,仰起頭,挺直了身子,垂下了尾巴,保持直立狀態,一方面靠改變鰾中的含氣量而上升或下沉,一方面用背鰭不停地拍打海水而緩慢前進。
由於海馬動作遲鈍,若是警覺性不高,很容易被其他水生動物所吞食。
為了要隨時提高警覺,海馬的兩隻眼睛能夠分開各自轉動,各司不同的任務,一隻可用來覓食,另一隻則隨時注意來犯的敵人。
海馬的棲息與食性海馬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的淺海沿岸中,棲息於海藻或其他海草間。
牠們會用尾巴攀纏在海藻上,以免被海水沖走,然後以囗快速吸入小生物維生。
多數種類分佈在南方,如斑海馬,體較大;少數種類分佈在北方,如冠海馬,體常較小。
海馬棲息於近海內灣水質清澈、藻類繁茂的低潮區,體色隨環境而改變,以浮游甲殼類為食。
中國廣東、福建等省飼養的海馬5-8月繁殖,6月為盛期。
海馬的繁殖方式海馬最稀奇的地方,是在牠的繁殖方式。
在牠的下腹前方有個育兒囊,這是放卵、孵化及產子的地方。
奇怪的是只有雄性的海馬具有此器官。
在春季,雄海馬向雌海馬求婚,雌性答應後,雌雄魚體互相以腹部相對,雌魚就把輸卵器插入雄性腹部的育兒囊裡放卵。
排完了卵,雌性就沒有事了。
雌海馬一次產卵最多可達三百多個。
雄海馬收了卵之後,或又另外找雌海馬,直到育兒製放滿了卵為止。
卵的受精、孵化等任務,全由雄性來完成,卵於囊內受精孵化,15 - 20天後孵出小海馬苗約400--500尾,多者尚可達千尾。
「懷孕期」依種類而有不同,快的要二星期,慢的要四十多天。
到了春末夏初,牠就要產子了,牠用捲曲的尾部捉住海草,然後身體向前彎,並很快地向後仰,這一仰,一條小海馬就跑出了。
可憐的牠,要二、三天才能產完,這二、三天內要產好幾次,每次只產生二十至三十隻小海馬。
出生後的小海馬,即能游泳及取食,開始牠們的海馬生活了。
海馬的禦敵 一般說來,動物不是靠爪牙來禦敵,就是藉快速逃跑來躲開敵人的攻擊。
馬既無爪牙也跑不快,只有靠保護色來避開敵人的捕食。
海馬善於偽裝,是欺敵的高手。
牠們跟變色龍一樣,有隨著環境變色的能力。
當牠們發現情況危險時,不但立刻變成與四周同樣的顏色,而且偽裝成跟周圍環境一樣的東西,使敵人不易察覺。
牠們有時藏匿在海藻之中,有時偽裝成珊瑚的模樣,這就是牠們存活的本事。